纯粹的网络分销(仅通过网店)和广义上的网络分销(交易行为发生在网上,但卖家不一定是网店)对于品牌的价值,甚至对于初创品牌和成熟品牌,在实战中的价值,差别极大。唯一需要单独特别指出的是:不走线下路的纯网络分销,其渠道价值从短期来看,是有限的:
1,目前网购总额只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%不到,且客单价持续走低。
2,无论标准化抑或个性化产品,一旦大规模铺货,图片、产品描述等元素至少是近似统一的,对消费者唯一不同的只剩下价格,同时,国内的消费者又是出了名的价格敏感。
3,消费者在网店间购物的替代成本非常低,为了拉拢客户,网店主/B2C必将陷入价格血拼,最终压力会传递到上游,这点和苏宁国美拉着品牌商割肉PK其实并无本质不同。
而上述论断在市场上也能得到佐证:
1,随着中小网店的急剧膨胀,出现了大批名为比较购物,实为购物返利的怪胎;如果没有大量的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,这种毛利率极低甚至为0的商业模式是无法存活的。大家身边也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习惯了实体店看货,网上购物(往往是经销商为拿返点偷偷低价上网冲量)。
2,任何大品牌,一旦在淘宝上形成事实分销(无论是否由品牌商组织),价格立马跳水;这也是淘宝商城至今拉不到哪怕一家大牌化妆品入驻的根本原因。从另一个角度,淘宝直通车的广告收入增长乏力也印证了此点(价格太低,商家利润不足以支撑广告收入)。
3,目前看来,唯一能够抵抗价格不断下滑的方法只有2个:一严格控制铺货的数量,二加快上新的频率,让价格战无从燃起;而所谓分产品线,中央系统管控,价格巡查员等,短期看可行,长期就会发现,国人真是太聪明了。
所以,产品线较短的单一品牌,应对网络分销的市场规模抱有合理的期望值,应该认识到短期内其品推价值远高于渠道价值;而众多渠道品牌和品类品牌,如苏宁,特力屋,多样屋,李宁等,其网络分销才具备成为为KA渠道的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