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搅乱团购行业的“信任危机”,已然延伸到B2C领域阿里巴巴涉嫌经销商欺诈事件,成为近期行业的热议话题。在业内普遍认为是“井喷之年”的2011年,繁荣背后的电商行业,依然存在着众多泡沫和隐忧。
3年3个亿,淘宝“大开放”
“开放平台”已然成为互联网热词。继SNS网站大批量开放自己的API后,电子商务网站,成为又一批追随“开放”浪潮的互联网企业。
2月23日,淘宝网宣布2011年为“淘宝开放年”,计划将在买家卖家工具、无线、团购、物流等领域,全面深度开放,引入第三方开发者、企业和服务商。并在未来3年内投入3个亿,通过分成、奖励、注资等方式扶持第三方合作伙伴发展。
“目前,淘宝已开放‘我的淘宝’为第三方插件平台。以后,买家可以任意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放到‘我的淘宝’页面上,”淘宝网副总裁、消费者事业部负责人姜鹏向本报介绍说。据了解,“我的淘宝”引入的健康管理类应用“活法儿”,已经为淘宝近300万的淘宝买家,提供了健康服务。每天有超过10万人在“活法儿”上管理自己的健康,并根据“活法儿”提供的参考意见,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和保健品。
据了解,2010年,淘宝已经在后台、前台和数据的开放方面有所建树。“比如,在后台的开放方面,我们曾引入一款叫做C—ERP的管理软件,帮助卖家实现了网店本地化管理。不仅帮助卖家提高管理效率,还能够帮助第三方软件开发者实现盈利,”淘宝开放平台副总裁王文彬说。
与此同时,淘宝订单贷款项目也在全国开通试运营,首批已有45万家店铺获得贷款资格,为广大淘宝创业者们提供了融资的新途径。
然而,业内人士指出,随着开放程度越来越高,平台所承担的风险也开始增加。例如,Facebook允许第三方软件挂在其平台的初期,曾一度出现过“许多应用的使用率下降”、“某些应用侵略性的推广手段,损害用户体验”、“应用过多,使用户的个人页面变得拥挤而杂乱”、“用户对应用的新鲜感一过,会造成新应用的推广成本增大”等一系列问题。
阿里“家丑”暴露电商隐忧
而淘宝负责人在介绍开放平台前景的同时,对于这些可能的风险也表达了担忧。尤其是,“当阿里巴巴‘家丑’爆出之后,业内对B2B领域的失信,直接影响到对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信心,”一位分析师如是说。
就在“大淘宝”战略发布的前两天,阿里巴巴B2B公司宣布,2010年,公司清理了约0.8%,共计逾千名涉嫌欺诈的“中国供应商”客户,公司CEO卫哲、COO李旭晖引咎辞职。据悉,2009和2010年期间,被阿里巴巴审核为“会员”的约2000“中国供应商”,曾发生过多起货物以次充好、诈骗国际客户钱财等影响恶劣的欺诈事件,引起众多国际客户的愤怒。
无论此举是马云的“刮骨疗伤”还是“战略布局”,这场“诚信危机”事件,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业内对电子商务的信心,并使得阿里巴巴股价大跌。
而此前,同样身为网购新兴模式的团购,也屡屡发生欺骗消费者的“失信”事件。如今,随着C2C平台的“大开放”,这种担忧不可遏制地蔓延到C2C行业。
不过,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,“C2C相对于B2B而言,风险相对较小。B2B由于交易性质,每笔交易的数额巨大,因而很难采用支付宝等风险缓冲方式。”
曹磊还表示,平台的开放,可以帮助C2C企业进行盈利,并更加高效地解决因为产品而引发的卖家、买家之间的纠纷,但各方应该做好相应的监管措施。“首先,加入开放平台的卖家、买家、企业、服务商和第三方开发者,应该做好企业内部的自律自查。而各种企业协会,应该加强对企业资格的审核。此外,电子商务、互联网等行业组织,应该加强对行业规范的呼吁。最后,则是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。”
解码器 焦虑中的B2C
电子商务的缺口,绝非“诚信”一项。
回顾2010年的电子商务市场,16亿美元的风险投资,仍然值得每个电商企业欣慰。然而2010年底,业界突然对风头正盛的B2C开始唱衰。
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其微博上称,过去十年是电子商务跑马圈地赛,2011年则会进入淘汰赛。而马云也力图挤出国内电商领域的泡沫,称“一两年内,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市场,B2C电子商务投资的泡沫就会破裂”的判断。
不尽如人意的成交率、血拼的价格战、分散的市场份额和不停进驻的竞争者,成为横亘在所有电商心头的利刺。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情况下,广告似乎成了电商企业唯一的救命稻草。但是,面对水涨船高的广告报价,B2C网站也只能苦笑着摸钱袋。在开始泡沫化的后电商时代,如何开拓广告之外的营销模式变得更为重要。
2011年,淘宝网上商城正试图走上精品、正品、质量之路;京东商城则在仓储物流配送上不断加大投入;凡客开设了新平台;乐淘加紧了采购步伐;B2C各家都在为自身优势加码。以这些“做好的企业”为榜样,焦虑中的B2C网站正在寻找更多活下来的机会。